【资源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专业
专业基本情况
环境科学是一门集环境、自然、社会、技术和经济科学为一体的新兴综合学科,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活动与环境演化规律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持续发展途径与方法的的科学。在宏观上,环境科学要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要力图发现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协调的规律;在微观上,要研究环境中的物质在有机体内迁移、转化、蓄积的过程以及其运动规律,对生命的影响和作用机理,尤其是人类活动排放出来的污染物质。环境科学要探索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演化规律;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以及区域环境污染的防治技术和管理措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在环境生物学与生物技术、环境化学、土壤污染及其修复、环境评价和环境管理方面形成了特色和优势,整体实力与综合办学水平在全国农林院校中居于领先地位。在汤森路透最新公布的国内高校 ESI 学科数据中,我校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已进入全球 1% 学科,排名 716位。
专业学科研究内容以及与国家发展战略及社会现实应用的衔接
环境科学的专业建设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立足西部地区、面向全国,通过环境自然科学、环境技术科学和环境人文科学等领域的课程体系,使学生掌握环境系统特征、环境变化过程原理、环境质量演化规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环境监测与评价、规划与管理、污染物环境效应研究与调控等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形成以农业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为特色、以环境污染物迁移转化为基础、以环境监测、规划和评价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确保本专业毕业生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定位是围绕国家和区域性重大战略,结合国家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及学科发展需求,立足于解决当前的生态环境和污染治理问题,在农业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研究领域形成鲜明特色和优势,培养兼备农业环境背景的综合性复合型人才。
环境科学专业的设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环境保护人才,完全符合学校的定位和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西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本专业本科阶段学习内容以及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素质
本专业培养掌握环境系统特征、环境变化过程原理、环境质量演化规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环境监测与评价、规划与管理、污染物环境效应研究与调控等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实践与创新能力;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行政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环境管理、环境保护和治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学生主要学习环境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接受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环境污染控制工程以及环境管理与规划技能训练。掌握必要的化学、生物、数学、物理、地球科学、管理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掌握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环境科学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发展动态与应用前景;具有进行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以及污染治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国家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本专业为学生提供的发展平台
环境科学专业已形成本科、硕士、博士 3 个不同层次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在研究领域方面与农业资源与环境、生态学及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有机融合,结合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为社会服务。
通过与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合作办学、与海外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办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美国、德国、英国、瑞典、奥地利、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大学和研究机构间已建立了联系,加强学术交流和学生培养工作。
拥有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合阳农业环境与耕地保育科学观测试验站多个重点平台,以及长武国家农业生态试验站、安塞国家水土保持综合试验站、火地塘生物学实习基地、榆林沙漠所、扶风县野河林场教学实习基地、宝鸡天台山国家森林公园实习基地等多个实践教学基地,为本学科实验教学和综合实习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教授、在读学生和校友谈专业
我在 2003-2007 年就读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专业。本科毕业后被保研到华南理工大学攻读环境科学硕士学位,硕士毕业后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 CSC的大力资助成功到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攻读化学与化学工程博士学位,师从国际著名电化学家 Hubert H. Girault 教授,研究方向为物理与分析电化学。2014.11-2015.12 期间我赴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电化学中心做第一站博士后,合作导师为前 JACS 主编、沃尔夫化学奖得主 Allen J. Bard 教授。2016.02-2018.05 期间我赴以色分别在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和魏兹曼科学研究所做第二站博士后,合作导师为 Daniel Mandler 和 Jacob Sagiv 教授。2018.05- 至今,我入职中山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拿到百人计划副教授职位。在西农本科四年的学习为我现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西农四年时间我潜心于图书馆,博览群书,也使我现在走到了交叉学科的领地,使我受益匪浅。
——2003 级邓海强
我是环境科学 2004 级学生,2008年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专业本科毕业后,到山东大学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一直从事环境科学与工程相关的研究工作。基于我校土壤学发展起来的环境专业,其学科交叉性强,特色鲜明。当前,“污染防治”已被列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我国环境污染形势仍很严峻,因此,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具有非常大的发展前景。我校环境专业在学科建设、专业师资及实验条件等方面都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实习和实践课程丰富,学科交叉性强;此外,学校为本科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创新创业项目,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为将来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4 级吴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