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振生院士:不忘初心 继续前行
作为恢复高考制度后的首届大学生,康振生从西农植保系毕业后一直坚持扎根西部,以攻克小麦病害为己任,在农业科技第一线聚焦粮食安全,追踪世界前沿,做出了重要贡献,先后荣获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陕西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等荣誉称号,真正做到了一名共产党员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先锋模范作用。
用所学报效祖国
早在20世纪80年代,康振生就在导师李振岐院士带领下,在国内首先发现了严重危害我国小麦主要品种的条锈菌新致病菌系,并对其发展趋势和危害性作了准确预测,提出的防治策略和解决途径被农业部门采纳。1987年,荣获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这一年,他考入李振岐门下攻读博士学位,翌年作为学校第一位中加联合培养的植物病理学博士,前往在小麦锈病研究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加拿大农业部温尼伯研究所开展工作。1991年,获得博士学位。
1997年3月,康振生再次走出杨凌,来到德国霍因海姆大学开展相关合作研究。而最让他牵挂的就是远在杨凌的母校。在德国完成的学术论文,他总要注上母校的名字。1998年,他专程回国,准备植物保护一级学科申报材料。2001年,又数次飞回杨凌,组织植物病理学国家重点学科材料申报,并参加答辩。
放弃国外优越的条件,康振生最终回到了祖国。他的想法很简单:“出国留学是为了学习别人先进的技术,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中国自己的问题,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的手上。”
在母校,康振生从不同学科选拔出了一批精干队员,组建起植物免疫研究团队。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密切合作、协同攻关,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系统深入研究新常态下小麦重大病害的发生致灾规律,揭示病原菌致灾机理和寄主对病原菌侵染的应答机制,进而通过新策略创制新型广谱抗病材料,研发病害关键防控技术,集成一套多病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保障我国小麦生产安全。
保障粮食安全
为了揭开了我国越夏易变区新菌系不断产生的神秘面纱,康振生用30多年的时间考察了我国小麦条锈菌越夏区,即全国病害流行的策源地,调查研究了大量数据,探明了条锈病大区间传播路线和规律,在世界上首次发现自然条件下条锈病菌在野生灌木小檗上转主寄生完成有性生殖。2017年8月26日,康振生团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植物病理学年评》,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被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Robert McIntosh评价为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工作。
在理论研究基础上,康振生带领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了以重点治理条锈菌越夏区为核心的全国条锈病分区防控策略,研发出了越夏区针对性防治关键技术,集成了越夏区综合治理技术方案和全国条锈病三级防控技术体系,并进行示范推广应用。全国条锈病发生面积降低50%,每年挽回小麦损失20亿公斤以上,年均增收节支达 40亿元。2012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此外,经过近三年上万个显微样品的系统观察,康振生在国际上首次完整提出了赤霉菌在小麦穗部侵染扩展模式,澄清了百年来国内外对赤霉病菌侵染途径的争议;确定了赤霉病防治的关键时期,使田间药剂防效提高37.8%;构建的赤霉病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在我国主产麦区广泛应用推广,在近5年赤霉病大流行的防治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年均挽回小麦损失28亿公斤。成果2010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让植保事业传承创新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康振生以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和勇于拼搏的人生态度,影响和带动着周围师生,正如师从康振生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现已成长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王晓杰所说:“康老师亲切、谦虚、坚韧、务实、严谨、求真的人生态度时刻影响着我,他不仅是我科研的导师,也是我人生的导师。”
康振生先后培养152名研究生,1人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人获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3人获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1人获“宝钢优秀学生奖”、1人获“全国三好学生”等。在他的指导下,团队年轻人迅速成长,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部“中青年领军人才”、国家优秀青年各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5人。
为了实现西北地区农业分子生物学研究整体水平达到国内先进的目标,在学校和示范区的大力支持下,2001年,康振生承担了学校生物技术中心建设任务,并在此基础上建设发展为“陕西省农业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2011年成功获批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组织者和领导者,从开展调研、制定规划、分工协调、上下联系,乃至赴京汇报、挑灯夜战撰写汇报材料,这其中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只有康振生心里最清楚。
2017年,康振生获批中国工程院院士。与以前相比,他更忙了。“揭示条锈菌毒性变异的遗传与分子机理工作才拉开序幕,今后,在从事科学研究的同时,要把后边的年轻人培养好,使得我们的农业科技,真正的由过去的跟跑并跑进入领跑阶段。”
康振生院士受邀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典观礼